9.17.2009

[資訊社會學]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k23/7002390


假設這張圖的每個人,都只跟旁邊的那個牽手認識的話,那與他對望的那個人就有機會跟他認識,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圈的人裡有"慧慈"這名人時,不要覺得不可能與她認識,因為六度分隔理論告訴我們,只要透過6個人就有機會與你想認識的人認識。



1967年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·米爾格拉姆 (Stanley Milgram, 1933年 — 1984年 )根據六度分隔理論(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)的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 ,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,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兩個人,只要經過平均六個人聯系就能扯上關係。這仍然是一個理論,但未有足夠實驗證明。


但隨著科技的發展,使用電腦的人也越來越普及,目前全世界人口有60幾億,在假設擁有電腦人口佔2/3的話,此樣本數是大到可以作實驗證明的。目前MSN透過分析MSN Mssenger上的訊息,以特定字句如短片連結作為關鍵字搜尋,得出結果是平均6.6條訊息就能連繫上兩個MSN Messenger用家。如果加上其他IM軟件和email,得出的數字一定可以更小。


以下有一個實驗證明數據是在6步的範圍,摘錄自六封電郵環遊地球:
最新的實驗結果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瓦茨(Duncan Watts)領導的研究小組。上週,《科學》雜誌發表了他們關於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檢驗「六度分離」假說的論文。瓦茨擁有一種更經濟、快捷而且容易追蹤的「包裹」,那就是電子郵件。

「我們使用電子郵件,因為它們很容易追蹤,」論文的作者之一穆罕默德(Roby Muhamad)告訴筆者。他們建立了一個實驗網站(smallworld.columbia.edu),每一個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在網站上註冊,然而通過這個網站把電子郵件發給最可能實現任務的親友。「所有的信息必須從我們的網站上發出,這樣我們就很容易追蹤它們傳向目標的過程。」

這場互聯網接力賽的終點是分佈在不同國家的18個人,包括紐約的一位作家、澳大利亞的一名警察以及巴黎的一位圖書管理員等等。從2001年秋天開始的1年多時間裡,來自166個國家和地區的6萬多名志願者在網站上註冊、參與這項實驗。結果,一共有384個志願者的郵件抵達了目的地。電子郵件大約只花了5到7 步就傳遞到了目標,這正是米爾格倫所描述的「六度分離」。


可是這個實驗當然不能完全驗證六度分隔理論,會上網的人不等於世界所有人,用這個方法永遠找不到不用電腦的人。

六度分隔理論又可稱為小世界現象,這我本人有著非常大的經歷與認同,因為我從小就在看阿給的動畫但自己沒想過會跟阿給的創作者見面,如今在暑假透過學姊,學姐再透過助教,最後再把助教介紹給我,讓我成為他的TA,無形中就認識了這個傳說中的大物。很不可思議吧~但就是發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,甚至不用經過六個step,就幫我跟大物給牽繫在一起了。你說,這世界是不是很小。


此外,最近facebook興起,很多人透過這社交平台認識許多朋友的朋友,這也是再度運用到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觀點,facebook上會有一些偶像追蹤,當朋友成為他粉絲時,你也會按"成為粉絲"的鍵,就有機會與盧廣仲touch到。這也都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傳遞,來拉近彼此的距離。尤其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,不再像書信電話那樣的低流動率,人手一下click就有更多的人與你相識,在如此高流動率的樣本下,這實驗時可以慢慢被證實的。


來看部1990年曾經播過的電影預告片吧~>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
以及交錯效應,都是在描述人與人之間特殊的連結關係。


理論歸理論,實驗規實驗。我認為有些東西是科學不可證實的,像風水、占卜、命運、緣份、鬼神等等抽象的東西。因此,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有可能會因為緣分、命運等因素影響,以及實質的因素像是教育背景、種族差異等等,而使彼此認一方都沒有機會連結,這也表示其實世界不見得是很小的。


不過有時經過一連串的過程而認識到許多朋友是廣度,
但有時候因經過時間的相處而深交的一位朋友是深度;
廣度是一連串的過程累積,而深度是情感的累積,
或許有時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並沒有想像中的那嚜緊密,
所以擁有一段深度會比一片廣度有意義的多。
人生,豈不是如此呢?


最後,當你在看這篇文章時,你和我就有了關係了。
很妙吧~XD





參考網址:
1. 維基百科(繁)
2. 維基百科(英)
3.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k23/7002390
4. IMDB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搜尋此網誌